聚焦本地胜景,书写乡村振兴。5月15日,由毕节市作家协会和织金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洞见—风景书写的意义和可能”文学采风活动在织金洞景区举行。来自拖拉机诗歌沙龙的12名成员和30多名本地作家走进织金洞地下天宫景区和织金大峡谷景区开展采风,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悉,织金洞地下天宫景区石笋、石柱等数十种堆积物遍布,岩溶景观千姿百态,堪称天造地设的岩溶博物馆,洞内的霸王盔、银雨树、倒挂琵琶等景观栩栩如生,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是贵州省唯一的一家世界地质公园。 织金大峡谷景区内,峡谷、天窗、天坑、天生桥等地质遗迹保护完好,其“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在织金洞地下天宫景区和织金大峡谷景区,参加采风的诗人和作家一边游览一边认真聆听解说,对织金洞景区的壮美景致赞叹不已。 下午,在新游客服务中心会议室,“洞见—风景书写的意义和可能”诗歌研讨会召开。毕节市文联调研员刘群峰主持并介绍了拖拉机诗歌沙龙基本情况及参会人员;毕节旅游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织金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胡晓涛致辞。拖拉机诗歌沙龙成员罗霄山、李光明、张东、哑木、冰木草、卢酉霞、黄鹏、陈再雄、罗逢春先后围绕“洞见—风景书写的意义和可能”主题作交流发言。中国作协会员、毕节市文联副主席(兼)、市作协副主席曹永,贵州省作协会员、诗人段家永、冷燃,青年诗人陶杰、西左、刘运平、冉华凤等参会代表进行自由发言。诗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张思源作总结发言。 在新游客中心大厅举行的“洞见—风景书写的意义和可能”诗歌朗诵会上,织金洞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伶俜,拖拉机诗歌沙龙成员若非、王近松,青年诗人李静、金雪、罗乔有、周茂、李梦雪、刘艳等纷纷上台朗诵了自已喜爱的诗歌作品。李春雷、芒草、崔姗姗、芦苇、嫣然、陈燕、雷默、钟细林等本地作家参加了采风或研讨朗诵活动。 据了解,拖拉机诗歌沙龙成立于2020年11月,由黔西北14位青年诗歌爱好者共同组成;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20年,沙龙成员近500次登上《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十月》《民族文学》《山花》《青年文学》《草堂》《诗歌月刊》等60余个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共发表现代诗(含散文诗)近1400首(章),有成员曾受邀参加“青春诗会”“星星诗歌夏令营”,获得“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红高粱诗歌奖”“青春文学奖”等全国著名文学奖项,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班”以及“鲁迅文学院西南班”等大型文学培训活动。 此次采风,是沙龙的第四期线下活动。 |
松杉,不是植物,是一个村,一个村庄的名字。若问,这村庄在哪里
山高镇不远冯福庆一十多年了,没有认真读过一部小说,偶有读之,
7月30日,建党百年贵州文学研讨座谈会在修文县龙冈书院举行,省
血花欧阳黔森雪花像一朵朵透明无瑕的小小银伞,在没有北风吹的山
“新世纪西部作家论坛:王华、肖江虹作品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